早在1881年,进化生物学家奥古斯特·魏斯曼就曾提出,“细胞的分裂能力也有极限,组织衰老的原因在于‘不分裂细胞’的积累”。而随着科学家们对细胞研究的深入,“不分裂细胞”有了一个新的名字——衰老细胞。
衰老细胞已经停止生长和分化,但不能正常凋亡。随着组织器官内衰老细胞数量增多,其会分泌大量的炎性因子,从而导致组织器官功能障碍。
近期,《细胞报道》(Cell Reports)的一项研究发现,脊髓损伤的小鼠受伤部位会堆积大量的衰老细胞,从而导致脊髓功能障碍的进一步加重。而当研究人员利用抗癌药ABT-263清除衰老细胞后,加速了小鼠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,包括运动、感觉和膀胱功能。
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,小鼠脊髓损伤后,受伤部位的衰老细胞数量持续增加。60天后,受伤部位的衰老细胞数量达到正常小鼠的4倍。衰老细胞主要存在于脊髓灰质中。
脊髓灰质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细胞,对感觉及运动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对此,研究人员认为,正是由于衰老细胞数量增加,才进一步加重了脊髓功能障碍。

为了明确清除衰老细胞对损伤后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。研究人员给脊髓损伤的小鼠连续10天喂食抗癌药ABT-263(诱导细胞凋亡的小分子抑制剂),并评估其对小鼠运动、感觉和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。
结果显示,与对照组相比,喂食ABT-263的小鼠脊髓灰质中衰老细胞数量显著下降。而且,通过多项运动测试发现,小鼠运动能力及寒冷刺激的感知能力显著提高,同时膀胱功能障碍得到显著改善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研究人员应用另一种衰老细胞定向清除技术——希诺裂(Senolytics)清除小鼠脊髓中的衰老细胞后,得到了与喂食ABT-263相似的结论。即小鼠损伤脊髓中衰老细胞数量显著减少,且小鼠的运动能力和感觉功能均显著恢复。
最后研究人员表示,虽然喂食ABT-263可清除衰老细胞,改善小鼠损伤后的脊髓功能,但其不能阻止新的衰老细胞产生。后续研究中,还需要寻找更好的衰老细胞清除剂,才能发挥出更令人满意的改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