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
(0)

紫外线辐射通常根据波长分为长波、中波及短波。其中,长波可破坏皮肤中的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,使皮肤变黑、变厚;中波则会引起皮肤 “晒伤”。而且相同强度照射下, 中波对皮肤的伤害是长波的800-1000倍,因此预防中波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是预防紫外线灼伤的关键。

近期,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研究团队在《药理学前沿》(Front Pharmacol)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,NMN和肠道细菌“发酵乳杆菌”联用,可显著减轻紫外线对小鼠皮肤的损伤。研究人员表示,“NMN和发酵乳杆菌联合使用,可能是一种使皮肤免收紫外线灼伤的有效方法。”

图1 一名69岁男性,因常年驾驶卡车导致一侧皮肤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下而发生过早老化

造成皮肤衰老的因素有很多,除遗传因素外,来自外界环境如紫外线,会导致细胞氧化从而产生自由基,从而加速皮肤老化。因此,活性物质清除自由基的能力,也是衡量抗氧化能力的重要指标。为了测试NMN及发酵乳杆菌的抗氧化能力,研究人员在含有自由基的试管中分别加入NMN、发酵乳杆菌、维生素C及NMN和发酵乳杆菌的混合物。

结果发现, NMN和发酵乳杆菌联合使用,比单独补充NMN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提高约30%,比单独补充发酵乳杆菌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提高15%。此外,作为一种强效且常见的自由基清除剂,维生素C也被研究人员纳入本研究中作为对照。结果显示,NMN和发酵乳杆菌联合使用,比维生素C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提高近30%。

这些结果意味着,NMN和发酵乳杆菌联合使用,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提高,其抗氧化能力也更强。

图1 各实验组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对比(L代指发酵乳杆菌)
注:OH,ABTS和DPPH通常用于测试某物质的自由基清除能力

为了深入探究发酵乳杆菌与NMN联合使用对受损皮肤的修复作用。研究人员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,分别为正常组、维生素C组、NMN组、发酵乳杆菌组、NMN+发酵乳杆菌组及对照组。随后,将除了正常组之外的小鼠,其他组小鼠在每天喂食1小时后,进行2小时的紫外线照射,实验持续1周,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。

组别正常组维生素C组NMN组发酵乳杆菌组NMN+发酵乳杆菌组对照组
喂食普通饮用水VC溶液NMN溶液细菌悬浮液细菌悬浮液+NMN普通饮用水
是否接受紫外线辐射
表1 实验详情

结果发现,正常组小鼠的皮肤表皮层薄,真皮层较厚,胶原纤维形态结构完整、排列有序、分布均匀。而对照组小鼠真皮层厚度显著减少,胶原纤维数量减少,皮下组织排列紊乱;且炎症细胞数量增加了4倍。这表明,紫外线照射对皮肤结构造成了损伤且引发了皮肤炎症。

同时,研究人员还发现,与对照组小鼠相比,维生素C组、NMN组、发酵乳杆菌组及NMN+发酵乳杆菌组小鼠的胶原纤维数量增加,炎症细胞数量减少。其中NMN+发酵乳杆菌组小鼠的效果最为显著,其炎症细胞数量减少50%。这表明,NMN和发酵乳杆菌联合使用,可显著减轻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,对皮肤的保护作用更强。

图2 不同实验组合下的皮肤状况对比

综上,本研究证实,NMN、肠道细菌“发酵乳杆菌”两者单独使用,均可清除小鼠体内自由基、增强皮肤的抗氧化能力。但两者联用的效果更为显著,其可显著减轻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。研究人员认为:“这为人们抵御紫外线辐射、延缓皮肤衰老提供了一个新的防护手段。”

这篇文章有用吗?

点击星号为它评分!

平均评分 0 / 5. 投票数: 0

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投票!成为第一位评论此文章。

发表回复